行业资讯

“咨询师”将助力海绵城市建设

奥林匹克水上公园通过铺设透水性生态砖、设置洼地等措施,在北京奥运会时就保证场地雨水利用率达到了85%。
顺义国际鲜花港利用雨水和再生水打造的幻花湖。

  就像海绵能吸水、持水、释水;能压缩、回弹、恢复一样,海绵城市的内涵就是让城市建设更“顺应自然”,与雨洪和谐共存。在城市里,实现建筑屋面、绿地、硬化地面、雨水管渠、城市河道“五位一体”的水源涵养型城市下垫面,落到这座城市里的雨水,将更能被积存、净化、回用、入渗补给地下。

  北京晨报记者日前从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了解到,未来,北京的海绵城市建设将拥有一位脑子好、效率高、为决策提供科学分析的智慧“咨询师”——“海绵地表智能分析模型”。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张书函透露,该课题于去年正式启动,目前正在研究中,未来将在京城的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。

  “生物滞留槽”

  让雨水在地下休息一会儿

  从前,我们的传统排水防涝思路是“快排”,一场雨下来,除了下渗和蒸发,超过70%的降水都被快快排放掉。海绵城市的新理念则给了我们六字方针——“渗、滞、蓄、净、用、排”。除了蒸发,用透水铺装、下沉式绿地、生物滞留设施等手段来增加下渗减排,用蓄水池、雨水罐、湿塘、雨水湿地等措施来增加集蓄利用。由此,最后的年降水排放量将缩减为小于30%,老天爷赐予的雨水资源被吸收进了城市的“大海绵”里,留待后用。

  走进位于昌平北七家的北京未来科技城,道路两边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绿化带,其实“暗藏玄机”。张书函告诉北京晨报记者,植被下面藏着一个叫“生物滞留槽”的新技术设施。“绿地里埋了蓄水模块,相当于制造了一个存水空间。”张书函说。

  雨水不再通过雨箅子直接排走,而是通过下沉式绿地渗透下来,存到了储存空间里,在这儿“休整”一段时间,经过短暂储存净化后,再通过排水管排放到市政雨水管道。张书函表示,这种生物滞留槽技术目前正在全市大力推广。

  按照未来科技城雨水利用的控制目标,每年85%的降水要留在科技城里不流失,也就是说,流出去的雨水不超过15%。被留下的85%雨水用于入渗、储存、使用。为此,未来科技城每个地块都有严格的雨水利用控制指标,比如,绿地下凹率须达50%至60%,透水铺砖率须达70%。

  “海绵地表智能分析模型”

  算出哪些部位改造最有效

  在传统的城市建设里,公园、绿地、街道,居住小区,那些不透水并向外排雨水的地面,都有变身“海绵”的潜力。怎样让它们以及现在新建设的大型科技城和科技园区,都变成消纳一部分雨水的海绵型建筑、道路、绿地,以削减降雨径流?它们的哪些部位最容易改造,改造起来最帮北京城“吸水”?

  张书函告诉北京晨报记者,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目前正在进行一项各为“城市地表径流减控与面源污染削减技术研究”的课题研究,有了这项课题研究成果,北京的海绵城市建设就多了一位拥有智慧头脑的“咨询师”——“海绵地表智能分析模型”。

  未来,北京的一座老旧小区打算改造成海绵型小区,通过这位“咨询师”的“头脑”,先用数字化和GIS技术建立该小区DEM精细模型,再用水文和水力学模型将该小区计划建设的下沉式绿地、蓄水池或透水地面等“模拟”一遍,计算出“渗、滞、蓄、净、用、排”的效果,得出值不值得改造和如何改造更好的结论,再做最终决策。万一“咨询师”的意见是“局部效益不大”,那么小区的项目改造就可能少做一点,通过系统优化以最小投资获得最大整体收益。

  智慧“咨询师”

  精确模拟出每种改造方案

  张书函说,该课题包括对北京降雨分布特点、暴雨强度、降雨特性的分析,对北京城市地表影像的解译,以及对地表特性的挖掘。这项技术通过卫星遥感及其他航空飞行资料对北京的“城市下垫面”(主要包括建筑物屋面、庭院广场等铺装地面、裸地或绿地、道路、水面)进行扫描,获得地面影像资料后,通过研究软件和分析系统解译成可用的参数数据,为下垫面的模型搭建提供基本参数。“比如,这块是硬化马路,那块是绿地,硬化马路水流得快,草地水流得慢;又比如一条道路,影像会精确到马路牙子都能分辨出来。我们可以模拟水流到这里的情景,是被马路牙子挡住,还是流到下凹式绿地里,这些全部识别出来,为模型构建提供参数。”张书函解释。

  这位“咨询师”的用途十分广泛,凡是有潜力改造成海绵型的建筑与小区,都是“咨询师”的研究对象,用模型计算,就能分析出不同措施的效果,提出优化方案。比如,某条道路,如果改造成混凝土透水砖铺装,径流能削减多少;改成砂基透水砖,又能削减多少;透水沥青铺装又有多大效益。

  相比以前,这位“咨询师”的头脑更灵敏,办事更效率。有了智能分析模型,只要一改参数,就能得出最终效果。

  张书函表示,这项课题完成后,将有助于北京削减雨水触发的径流污染,减少地表可能产生的积水,有效防止夏季城市内涝,同时促进雨水资源化。

  北京建设“海绵城市”进程“海绵城市研究院”正在筹建

  上世纪末开始,北京逐渐重视雨水利用技术的发展。2000年实施的中德合作“北京城区雨洪控制与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”项目进行了5种模式、6个不同雨水利用示范小区的建设,总面积60万平方米。

  随后,北京全面推广应用雨水利用技术,特别是在奥运场馆应用了雨水利用技术。同时,为充分利用河道、沟岔、砂石坑等场所蓄滞雨洪,2005年在凉水河、通惠河、潮白河上建成了3处雨洪利用工程,总滞蓄能力为1966.3万立方米,每年可利用城区雨水量为427万立方米。

  2006年起,北京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雨水利用工程建设,特别是2007年开始实施的北京中心城区雨水利用工程(一期),建设了10处,总控制面积15443万平方米,平均年综合利用雨水300万立方米,为城市雨水利用做出了示范。

  到2014年底,全市已累计建成雨水利用工程2267处,建设下凹式绿地388万平方米,铺装透水砖459万平方米,蓄水能力达到3817万立方米,年利用雨水1.83亿立方米,为推进“海绵城市”、“海绵家园”建设,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2015年,全市16个区县水务部门利用财政转移支付“水资源与节水考核奖补资金”完成104处雨水利用工程,工程总投资为1.34亿元。预计新增蓄水池容积8.1万立方米,新增透水地面铺装面积27.9万平方米,下凹式绿地面积14.5万平方米。

  目前,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正在积极筹建“海绵城市研究院”,拟专门从事海绵城市的工程技术研究。

  按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》要求,2020年城市建成区20%以上的面积应达到将70%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,目前北京有10%左右的城市建成区达到该目标。


技术支持: 企业网站定制